广告区域

广告区域

创新药 越寒冬

创新药 越寒冬

  来源:北京商报

  成熟靶点扎堆、同质化现象突出……国产创新药在经历快速发展阶段后面临现实考题。12月13日,由北京商报社、深蓝媒体智库联合主办的“创新药之机”闭门沙龙在新闻大厦召开,长期深耕创新药领域的大咖齐聚一堂,在行业从“火热”进入“寒冬”之际,知名企业代表及资深行业专家就创新药未来的发展及如何破局展开了热烈讨论。

  百放英库联合创始人/首席执行官单倍:

  用全球视角做药

  中国创新药行业需要打造一个良好的生态,好苗需要好土壤,这一切刚处于起步阶段,这就需要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来做这件事,包括资本、学术上的源头创新以及能够源源不断地把科学发现转化成产品的机制。单倍指出,从资本来说,这需要耐心;从学术来看,这需要长期的积累;从工业界来讲,这也需要静心专注于此,而不是急着上市。

  “大家都在讲‘出海’,这一说法未来可能不会那么重要。”单倍表示,企业一开始就该是一个全球的构局,为患者提供新治疗手段的这一目标不分国界。因此一开始做药的时候,就要具备一个全球标准以及全球观念。中国的生物医药发展比较年轻,有自己的国情,仍有很多路需要自己蹚,但这不阻碍用全球的观念去做事。

  实践证明,走向国际的国产创新药关键是对方“认”你。不管企业拥有多少产品管线,如果这个东西别人有,或者别人做过,这就不具备特别的优势。企业要做到全球首创,first-in-class(同类首创),或者best-in-class(同类最佳),只有具有非常明显的临床优势才有机会迈向海外市场。

  单倍认为,整个生物医药是周期性的,寒冬会有,关键是会有多久,特殊时期大家要坚持,产品过硬就是基础,不管将来上临床,还是临床发展,这就是可以度过寒冬的底气。如果什么都没有,这个寒冬打击会很大。生物医药是高风险高回报高投入的行业,这个行业烧钱的程度跟任何行业都不一样,把本身工作做好,把渠道开展起来,合作共赢,预先布局,寒冬不可怕。

  先通医药资深副总裁王鹏:

  有冬天就有春天

  如何理解创新药鼓励的“新”,王鹏认为,更多可以把其称为“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创新,这种创新能够带来实实在在的临床获益,无论这种创新是First in Class,还是一种me-better,又或是改良型的新药,如果确实能给临床患者带来获益,这就是一种创新。

  先通医药所处放射性药物领域,这是一个新兴的赛道。国内做放射性药物创新的企业很少,甚至没有太多的大学、科研院所做这方面的创新,先通医药早研的团队,包括临床研究团队,临床运营团队都由自己组建。先通医药在这个领域的创新是从0到1的发展突破。

  在王鹏看来,国产创新药走出国门这件事具有必要性。海外意味着更宽广、更成熟的市场,能给企业带来更多的商业获益。从产品力来看,走向海外市场是对一家企业研发能力的重要背书,对公司后续发展也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不管是创新药还是其他的一些产品,出海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向,但核心关键是该产品是否足够原创,能被对方认可。

  “有冬天就有春天,这个寒冬肯定会过去。”王鹏认为行业目前所处的阶段是一个周期性的问题。做医药,尤其是做创新药研发,其本身就面临很大的挑战,不可能一帆风顺,投入这个领域就必须要做好思想准备。产品力过硬是必要的,但与此同时,还要具有足够的信心。

  “先通医药今年拿到超11亿元融资,这个数字可能还不错,但在过去非‘资本寒冬’的阶段,公司也遇到过困难和挑战。或许即使在未来春天降临之际,一些企业仍然面临寒冬的问题,这和研发能力、产品情况都有关。从行业整体来讲,寒冬早晚会过去,具体到个体,把自己的产品做好是最关键的问题。”

  永泰生物学术部总监孙磊:

  “寒冬”是快慢问题

  永泰生物所属的细胞疗法细分赛道,是一个刚刚萌芽的阶段。经典药物行业里有化药、单抗药物,细胞治疗产品是一个新的独立品类。

  目前该品类的创新存在三方面压力,一是选择靶点,选择结构、药品的疗效以及安全性的优化,这都是依靠基础科研,无论哪个品类都一样,处在同一水平竞争线上。二是这品类的特殊性,与经典药品不同,细胞疗法的产业链相当薄弱,基本的生产工具在现阶段可能还是比较匮乏。三是对于细胞治疗产品来讲,整个行业处于萌发阶段,新的技术、新的用法、新的种类层出不穷,法规和监管政策能否随着技术的进步同步发生变化,是一大挑战。

  目前来看,在这一领域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并不大。从全球看,细胞治疗产品上市较多的只有中国和美国两个国家,且国产细胞疗法产品也登陆了美国市场并受到认可,取得了良好的销售数据。这一领域从技术储备、技术创新以及商业化前景等方面有望实现赶超。

  无论从经济吸引还是企业实力背书角度来讲,如果创新药企技术和生产条件能达到,选择出海应该是一个必然路径。当下出海的壁垒很薄,如果一款药是实实在在的创新,而不是me-too药,无论出海还是引进,大家都在一个很公开的平台进行竞争。只要做好自己的产品,拥有核心竞争力,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大家谈到寒冬,可能就是投资的钱少了,但这不是一个单独创新药领域所面临的问题。这不是一个生死问题,如果具备创新能力、产品非常好,它只是一个快慢的问题。当下投资少,临床试验可能推进慢,但核心还是把内功修炼好。整体来讲,中国医药的抗压能力比较强。经过不停的发展,寒冬会过去,信心应当有。    

  沙利文大中华区执行总监周明子:

  “寒冬”与否和企业禀赋有关

  在周明子看来,要用一个词来概括创新药市场发展到了什么阶段的话,应该是机遇和挑战并存。

  创新药本身代表的是弯道超车的场景,周明子认为,做创新药肯定要放眼全球,过去经验表明,出海是毋庸置疑的。具体到海外市场,利用欧美的医保支付能力强和人均医疗开支巨大的特点,让药品可以拥有更高的市场定价以及多元化的销售渠道,从而发掘出国产创新药的市场商业化潜力是一种必然选择。另外,创新药在出海过程中,获得的不仅是商业上的成功,更多是品牌和业务上的成功,增强投资者的信心。

  好的公司或者好的项目不缺投资人的目光,寒冬与否和企业自身的禀赋有关。整个中国创新药市场热度急剧下降,或者投资人钱袋收紧,主要原因是内卷太严重,比如PD-1赛道有十余款产品出来,但可能最后只有头部几家可以获得市场份额。所以创新药企业应该积极优化资源配置策略,确保创新,进行合理投入。

  沙利文看到国内创新药企也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扥数字化技术为创新开源,AI技术在新药发现、数据挖掘、预测模型、自动化流程等方面均极具潜力,可以进一步加快新药研发速度,从而协力人类攻克肿瘤、罕见病等疑难杂症。

  另外,创新药的支付渠道和消费渠道还处于非常早期的阶段,在商业化的过程中还需要一些社会力量、政府力量和资本力量去推动,未来如果保险公司或者医保、商保甚至惠民保把一些医疗疗法和用药纳入,创新药的商业化春天相信会更快到来。

  北京商报记者 姚倩/文 张笑嫣/摄

相关阅读

添加新评论